近日,成都印发《成都市社区集中治丧场所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提出,为加强社区集中治丧管理,规范社区集中治丧活动,成都将建设社区集中治丧场所。
社区集中治丧场所是指成都市域范围内,由镇(街道)科学选址设立,覆盖一定村(社区)范围,就近为居民提供治丧服务的场所。社区集中治丧场所不能停放遗体,不提供涉及遗体服务的项目。
如何建设?根据《管理办法》,各区(市)县民政部门会同社治等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区域内社区集中治丧场所点位,指导镇(街道)履行建设责任。镇(街道)负责提出本辖区内社区集中治丧场所选址、建设和营运方案,并指导村(社区)做好社区集中治丧场所运营管理工作。
如何管理?《管理办法》提出,社区集中治丧场所应成立管理机构,建立管理制度,为村(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原则上由所在地村(社区)两委负责管理,也可依规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由殡葬服务机构管理运营。
如何收费?根据《管理办法》,村(社区)两委直接负责管理运营的社区集中治丧场所,其治丧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由管理机构议定并报镇(街道)备案,经管理机构公示后执行。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由殡葬服务机构管理运营的社区集中治丧场所,其治丧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按照相关审批、定价程序执行。
《管理办法》明确,社区集中治丧场所内严禁开展宗教活动,严禁开展封建迷信活动,严禁销售封建迷信用品。同时,严禁焚烧香蜡纸钱,严禁使用明火,采取措施控制音量,严禁噪音扰民。